网站公告:

    今后我们仍将彼此守望——2019年高分英美续订剧排行榜

    阅读数:11762 kiwisama 认证评论员 2020-01-02 收藏
    2019年作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最后一年,似乎是个相当应景的感伤之年。我们依依惜别了《生活大爆炸》、《权力的游戏》、《女子监狱》、《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等陪伴了我们多年的旧友,《凶鬼恶灵》等也正走在离别的路上,看似一下子少了许多追剧的乐趣,心里难免空落落的。好在后继有剧,不仅冒出了不少值得一看的新剧,好几部以往还是新剧的“老”剧也持续发力,变得越来越值得一追。在盘点2019年度豆瓣评分前十的英美续订剧时,我意外地发现它们居然都有一个相同的关键词——彼此守望,正如我们将和其中大部分剧集继续前行一样。
    2019年度《伦敦生活》第二季可谓是大赢家,如果第一季还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有趣”,第二季直接升级成了口碑、奖项双赢的“神剧”,在第71届艾美奖获得了喜剧类七项提名并最终以最佳女主、最佳编剧、最佳导演和最佳剧集四项大奖笑到了最后。

    就算在近年流行的“丧文化”中,《伦敦生活》也算得上独树一帜,硬是靠菲编的一支生花妙笔和打破第四面墙的精湛演绎杀出了一条血路。一个邋遢失意的无名女人,带着她那又糟糕又尴尬的生活“扑通”一声摔在观众面前,摔得丧眉耷眼、满脸是血。当你觉得“天啊,这个人好像一条狗耶”的时候,其实已被牢牢拽住了视线。丧友、自责、酗酒、被误解、被嘲笑、被厌弃,但她依然挣扎在泥潭里,说着最荤的黄段子、吐着最辛辣的槽,对着生活大喊“fxxk”,却渐渐成为整部剧最温暖的存在,修补着亲人们的伤痛,遇见了对的那个人,同时也找回了自己的人生和爱的能力。

    “我知道你比任何人都懂得怎么去爱,所以你才总是觉得痛苦。”“愿每个曾对生活产生过困惑的人,最终都能找到爱,找到希望。”我想,这些精准打到观众共鸣点的台词就是《伦敦生活》第二季豆瓣评分飙到不可思议的9.5分的原因吧。它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共情能力,既戳破生活中残酷的真相,也给予你最切实的慰藉。虽然第二季是整部剧的终结,但它带来的温暖仍将伴随我们继续度过这个冬天。
    2017年《去他妈的世界》如一声惊雷横空出世,看完让人觉得自己脑子大概出了问题,居然开始磕起了变态杀人狂(未遂)撒的糖。2019年本剧继续创造神话,豆瓣评分较第一季还高了一丢丢,目前保持在9.2分。

    同样是“丧文化”代表作,它和《伦敦生活》完全是两个极端,我戏称它为“热血丧”——暴力、扭曲、边缘人群、公路旅行,充满了肾上腺素的各种疯狂元素。两个非正常少年少女詹姆斯和艾丽莎因各自操蛋的人生而选择仗剑走天涯(大雾),此前他们从未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曾经的伤痛迫使他们从那个“正常”的操蛋世界出逃,执意去做一个冷酷、疯狂、变态的人——因为想要拥有“自由”。可一路行来,两个各怀鬼胎的人却渐渐相依相伴,这才发现他们心中的“善”从来没有被他们故意去做的“恶”掩埋,他们只是没有遇到过温暖,从而不知道以何面目与美好相对。

    当初第一季的结局令人唏嘘,但也令人觉得也许那就是最完美的结局。没想到第二季以引进新人物“复仇者”邦妮的方式重启,不仅没有破坏第一季的完美结局,反而用相同人生背景中邦妮的“恨”反衬小俩口的“爱”,用两种选择将整部剧向着真正的救赎升华。去他妈的世界,去他妈的残酷青春,去他妈的原生困境,我只要你我携手同行。

    “你不能亲了别人,又对他不好”。詹姆斯回归时的这句话令人泪目。如果可以,我多么希望在人生中令人绝望的某一刻,我们都可以是那个向着大海奔跑的少年,因心中有爱而无惧无悔、义无反顾。当学会表达爱的时候,花就开了。
    此处应有五分钟的掌声献给菲编,谁能想到这个神奇的女人左手一个《伦敦生活》右手一个《杀死伊芙》完成了对艾美奖喜剧类和剧情类提名的横扫啊!本剧也算是大家心心念念惦记了一年的剧了,第二季延续了上一季的高分,豆瓣评分维持在了8.9。

    对这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百合”剧来说,如果第一季的关键词是“遇见爱情”,那么第二季的关键词应该就是“因为爱情”,小变态吃了整整一季的瘪终于一偿夙愿滚床单,而伊芙也终于承认“大部分时间都在想她”,简直感天动地、喜大普奔……咳咳,作为一只小白兔,我表示上面全部划掉重来,就从关键词那里。

    如果第一季的关键词是两个聪明过人的女人“棋逢对手”,那么第二季的关键词应该是“相辅相成”。什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明明是追久了我就成了你,伊芙追踪小变态,慢慢释放出了自己性格中疯狂的一面,而小变态的追爱之旅,也让她一个冷血的反社会人格有了“feeling”。

    可能有人会为没有了第一季“猫鼠游戏”的紧张感而感到可惜,第二季确实有讨好观众的嫌疑,不过最后两集叙事拉回了水准。私以为这种类型的剧如果想继续往下走,保持新鲜感就一定要不断推进剧情和人物关系,在高潮终局时刻到来之前,两个“相爱相杀”的非正常人类之间发生任何匪夷所思的事情都不奇怪,管她这次是酷酷哒还是萌萌哒,是虐还是甜,正常人不操变态的心,大家躺平享受就行!
    什么叫神仙打架,来看《小谎大事》就知道了。本来以为第一季的阵容已经是绝无仅有了,没想到第二季还能看到梅丽尔·斯特里普提刀来战,和“蒙特雷五人组”明争暗斗。介于第二季已经集齐了斩获金像、金球、艾美等大奖无数的六位女神天团,我不免有些期待以后是不是能集齐七位女神召唤出啥来~

    这部剧的厉害之处就是将云端的女神拽进一地鸡毛的生活中来,家暴、出轨、破产、单亲、忽视、欺辱……婚姻生活中的糟粕一应俱全,完美人设被踩得体无完肤,还要加上一场扑朔迷离的死亡。第一季的死亡延续到第二季,又成为了婆媳之间的刀光剑影。仙女们落入红尘,面临生活的真相一样焦头烂额、挣扎求生,在一场场谎言较量中变得血肉丰满,复杂的人性在一场场变故中揭开最真实的血淋淋的伤疤。

    如果说第一季还是对“女性独立”的试水,豆瓣评分8.9的第二季更是超越性别对立,将主题推进到了一条更为广泛的不平等歧视链中。用梅姨这样的既得利益者+前受害者的矛盾角色,以被驯服者的身份和尚未被驯服的五人对立,用她们之间的冲突撕开“平等社会”的假象,试图去冲击这个社会看似有理可循但实际上非常残酷的一面。像河流一样去冲击堵路的岩石吧,像大海一样去怒吼、去吞噬痛苦吧,然后收获你们自己的风平浪静。去战斗吧,女人们,最后站在你身边的,一定是拨开迷雾的你自己。

    自从有了《怪奇物语》,每年的夏天都像是一场复古怀旧的盛宴,在牵挂中前来,在不舍中离开。有人爱它光怪陆离,有人爱它致敬经典,有人爱它酣畅淋漓,有人爱它荒诞中的浪漫。《怪奇物语》满足了每一个曾经的孩子对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童年冒险所存在的所有幻想。它的多线叙事和线索交叉并行再到最后集体喷发的叙述手法,虽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的确被它高超的节奏把握能力拔高到了一个足以令后来者仰视的高度。

    都说主演是孩子的剧最好速战速决,毕竟最怕孩子长得快。这一点在第三季开播时确实引起了一些争议,“我们不想看小11谈恋爱啊啊啊”。但是看完第三季,不得不说在这部剧中,“成长”的诠释几乎算得上是教科书级的,少年们更有勇气,青年们更有担当,而成人们则更令人感动。观众也像是陪着他们一同成长一样,他们从剧中的角色成为了我们心中的“老友”,也正是因为这份自然蔓延的牵挂,让第三季的豆瓣评分保持在了8.8分。

    和前两季相比,复古带来的不仅仅是怀旧,第三季有了冷战、二元对立、核辐射等阴冷现实的暗示,就像怪物在迷雾中渐渐显形,在童话世界里插入了现实的刀锋,让人觉得不管是剧里剧外,孩子的世界总会离去,迎面而来的是更加冷酷、现实、虚伪的成人世界。但即便世界越来越残酷,我们依然看到一群伙伴无论怎样的风雨都并肩而行,分享彼此的伤痛和欢愉,看那些坚贞的友情和羞涩的爱情在盛夏里绽放,一如最后绽放在夜空中的盛大烟花。
    来了来了,他们带着寒气回来了……很多人都说第一季的《心理神探》看得让他们不寒而栗,那么恭喜你,豆瓣评分8.8的第二季也不逞多让,氛围依然压抑冷峻,明明没啥血腥画面,可就是让人看得心头凉飕飕的,大段大段的对话也不会让人生厌,可见对人情感的把控极为到位。不是有个著名的深渊理论吗,这部大卫·芬奇的力作就是“深渊也在凝视着你”的最佳诠释。

    FBI“行为科学部”成立之后的一系列心理追凶之旅可真是让我们见了世面——没有最变态只有更变态,变态那么多,一集一个不够瞅。而且还是相当真实的变态,故事的原型来自前FBI探员的著作《心理神探:美国联邦调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有很强的现实基础。几位主角本身在这个过程中重塑、迷失甚至最终失控的铺垫,也让人欲罢不能,急着想知道结果。

    第二季上来就火速解决了上季的遗留问题,再次把行为科学部推上了一线,但非常出乎意料地丢弃了继续深挖福特精神状态这条线,有点儿遗憾。本季的变态凶手精确还原了韦恩·威廉姆斯、“山姆之子”和查尔斯·曼森等,但都没有第一季时的艾德给我冲击力大。而BTK依然活在片头片尾中……

    和大多数续集一样,第一季吸引住了观众之后,第二季就会更加展开表现一些主创野心的东西。本剧也一样,不再满足于聊聊天崩崩溃破破案,而是加入了政治对立、官僚主义、社会问题、司法漏洞、媒体添乱等等,虽然显得不如第一季纯粹,但仔细想想FBI作为一个政府部门,不碰到这些才奇怪呢,而凶手的产生,有时候也和这些复杂的社会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去看看剧中花了大量笔墨描述的美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亚特兰大黑人儿童失踪死亡系列案件,看看各方面是如何交织掺杂在其中的,你会明白主创为什么要这样表达第二季。
    《小镇滋味》在榜单中显得相当低调,明明三季口碑都非常高,全员演技在线,第二季更是冲到9.1这样令人咋舌的高分(第二季最后的反转真的绝了!),最新的第三季也保持在了8.9分,但它一直没能火出圈,导致它在第三季匆匆被砍。

    它描述了一对陷入中年危机的夫妻极为怪异的“相濡以沫”:妻子阴差阳错变成了不死者,虽然平时和正常人无异但不吃人就会衰弱(掉各种人体组织),而丈夫为了保护妻子成为了杀人藏尸的帮凶,最后更是亲自上阵。没想到反而开启了一条夫妇和谐之路,以前的家庭矛盾和情感危机全部迎刃而解,一家三口从此相亲相爱,过上了你杀人来我擦血的幸福生活。但随着各种(脑子不太好的)外来者的乱入,真相的掩饰越来越难。

    作为“丧尸剧界的一股清流,家庭喜剧界的一股泥石流”,整部剧的基调在残忍和可爱和神经病间无缝切换,观看体验既爽又爆笑,那它怎么就不火呢?也许是因为作为一部家庭剧,在新奇的设定已经被人们习惯之后,它以这个前提始终是走不下去的。要么一家人都变成不死者,要么就终会有所分歧,这不是光喊着“家族之爱”就能解决的问题。明明是一部本来立意就三观不正的剧,如果一cult到底也就算了,但是像第三季这样硬加主流价值观的话,它唯一的出路就是见好就收,在江湖上留下传说,而不是自烂其尾。虽然它的戛然而止颇令人遗憾,但好消息是还没看过的人可以一口气刷完三季,刷不了吃亏刷不了上当,跟着奇葩一家人笑就行了!
    犹太快嘴小姐姐又带着她的荤段子和数不胜数的漂亮裙子回来了。我有点儿说不上来更吸引我的是她的段子还是美不胜收的服饰,不过我能确定的是,最吸引我的是一个上世纪50年代富裕家庭的犹太女孩决定选择脱口秀这条路,克服重重困难打算一条路走到黑的勇气。

    那时不仅喜剧界,任何产业都被男人所占据,女性想有一席之地本就艰难,想开疆辟土更是要历经坎坷。“这不是女人该说的话题”“如果你是个男人,路就会好走得多”,这些话在剧中频频出现,米琪甚至因此被从台上推了下去。其实现实更加残酷,麦瑟尔夫人的原型Joan Rivers没有那样的父母,没有乔那样的前夫,也没有苏西那样的经纪人,人生给予她一次次痛击,她上过巅峰,跌过深渊,一步步成为传奇。“女人的身份应让你日行千里,而不是寸步难行。”与诸君共勉。

    和孤军奋战的原型相比,米琪的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更多更广的视角,第三季能明显看出刻意弱化了单口喜剧的主线,在女性平权的基础上更增加了自由言论、反文化运动、反战、种族平权、LGBTQ平权等意识的觉醒,通过米琪身边的各色人等呈现出来,其中特别强化描写了一个“绿皮书”式的黑人角色,揭开那个时代的遮羞布。同时借着一个从天而降的开场秀巡演机会让米琪在美国各处奔走,以米琪的眼睛帮我们看那些历史的细节(处处充满讽刺),6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上述意识在此时纷纷崛起、百花齐放,而保守的意识形态也不愿轻易退让,新与旧剧烈碰撞。第三季的一切都能看到编剧的野心:“听,那是历史的声音。”是的,观众听到了,所以第三季的豆瓣评分高过第二季,维持在8.7分。
    在普遍都不算老的高分续订剧中,《神盾局特工》作为老面孔还能拥有姓名真的很不容易。它一路走来历经起伏,从第一季开播时引发收视热潮,到后来每一季都毁誉参半,神盾局的后几季一直在调整策略,甩掉“联动”这把双刃剑,从第四季后半段开始“断尾求生”,为能自由发挥不受牵制和干扰,咬牙脱离MCU主世界。这个选择到底是不是正确的,见仁见智,但第六季带着它停在8.6的豆瓣评分告诉我们,它还能继续往下走。

    打破旧的情怀,建立新的情怀,在每一季演绎不同的风格,这就是《神盾局特工》一直在尝试的。我们也许还在怀念复仇者联盟中出现过的寇森,但不可否认如今我们的牵挂已经更多地转到了重生的寇森和“世界虐我们千百遍,我们仍待彼此如初恋”的科学组身上,黛西、悠悠、迈克、梅姨等也一样,他们一路走来,是我们眼睁睁看着丰满立体起来的角色,虽然时常会被我们骂智商掉线或者又开始作大死,但如果真的从此一别两宽,又舍不得。好在第七季已经续订,也许我们可以丢开对它过高的要求,让它成为一个观看起来毫无压力、令人舒适的、每一季准时到来的老朋友。想想那些已经离开的剧吧,对还幸存的神盾局,大家“且骂且珍惜”。
    这几年的英美剧中,《侍女的故事》是绝对绕不开的一座里程碑。从第二季开始脱离原著小说后,它不仅没崩,每一季主题居然还能持续升华(此处应该cue《权力的游戏》出来挨打!)。它绝不应该被仅仅当作一部女权剧来看,而是敲在所有人心中的现实主义警钟,女人只是首当其冲的受害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崩塌,任何一个人都会被践踏、被吞噬、被牺牲。

    但如果它仅仅是表现残酷,它的格局就没有如今这样大,当你觉得现实不可能更坏了时候,它显示出更加残酷的世界,而当你觉得这个世界不会再好了的时候,它又把希望悄然放在你的眼前。在一个极权社会中,它用广角展示了每一个身处其间之人的挣扎,无论是抗争者、隐忍者、妥协者、服从者、自欺欺人者……我们的命运从来都紧紧相系,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这不光是女人们的战争,而是所有向往自由、追求平等、反抗极权的男人和女人们的战争。

    从第一季到第三季,琼做出了几次选择,没有一次选择是她独力为之,有人影响了她,有人帮助了她,有人成全了她。随着第二季末尾她掉头回到黑暗去救大女儿,到第三季她历经抗争、失败、背叛,一次次失望中,希望在慢慢萌芽。到最后她躺在树林中看飞机载着一百六十五个逃离基列国魔掌的孩子从头顶飞过。她虽还身在地狱,但已经仰望到天堂,她从自救到救亲人再到救更多的人,完成了一部女性史诗,一座抗争者的丰碑。一切的一切,尽在那句“She did this, she did everything”。在现实中,即使世事艰难,也让我们将这句话放在心里,彼此守望,星火相传。


    相关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