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莫扎特传》:人各有命,富贵在天

    阅读数:12478 香米. 认证评论员 2020-01-25 收藏
    【人人影视经典放映室】

    2019年,【人人影视经典放映室】重新洗版制作了一部分经典影片,深受影迷们喜欢。好的电影,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每次重温都会有新的感受。过年期间,我们也会陆续推出一系列经典影片的影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观影心得,祝大家观影愉快!

    c03dc1e182ad438fa2c237d520f57b25.jpg

    《莫扎特传》是已故导演米洛斯·福尔曼自《飞跃疯人院》后又一部横扫奥斯卡的佳作,本片在第57届奥斯卡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等8项大奖,其中最佳男主本片就占两个提名,分别是在片中饰演Mozart的汤姆·休斯克和饰演Salieri的F·默里·亚伯拉罕,并且最终由亚伯拉罕摘得最佳男主角的桂冠。

    汤姆·休斯克和F·默里·亚伯拉罕在那届奥斯卡上的同系竞争被看作是影片中Mozart和Salieri间瑜亮之争的延续。

    120c0c2e52b6dc6fa2fb653cfdcea6ee.jpg

    《莫扎特传》以宫廷作曲家Salieri凄烈的忏悔声开场,Salieri声称是自己杀死了Mozart。在现实中,莫扎特的死因一直是个迷,其中有一种谣言说莫扎特是被萨列里毒死的,普希金还以此传说创作了一部诗剧。米洛斯·福尔曼肯定也参考过这个传说,在影片开场通过Salieri之口算是坐实了这个谣言。之后的戏剧冲突点就集中在Salieri为什么要杀Mozart上。

    影片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通过Salieri在疯人院中与神父交谈时对往昔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一位音乐天才纯粹而短暂的一生,同时也展现了一个没能受到上帝垂涎的庸才对于天才那矛盾的爱与恨。

    7e093fff6208734b833267e6106bc824.jpg

    作为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最具天分的音乐家,莫扎特4岁就学弹小步舞曲,5岁便创作自己的小步舞曲,6岁开始被父亲带着到处巡回演出,就如影片前半段中所展现的那样,在同龄人还在玩尿泥的年纪,他就已经在当时的权力中心为罗马教皇演奏了。

    19666fbe35843b05c1ade5bc8017f52c.jpg

    年少成名但是放荡不羁,喜欢在地上打滚傻笑,思想脏脏满嘴屎尿屁,却能创造出上帝般的天籁。一个根本无法从外表分辨出内在天赋的人,这是片中Salieri对他的第一印象。

    d7d9888596d3d5da00c0a0cce0c6f82b.jpg

    Mozart的笑源于他的傲慢和不耐烦,这是他超绝天赋的附加项。他的笑在历史上也相当的著名,莫扎特在信中经常会使用“哈哈大笑”、“把我笑死了”这类话,他对于资质平庸或者不幸而无法领略他音乐魅力的人都毫不留情,随时爆发出尖锐的笑声,盛气凌人而让对方陷入无地自容的尴尬,这一点在影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此纯粹得肆无忌惮的笑正是对他人物性格最好的诠释。

    莫扎特的音乐如同他的笑声一样纯粹且尖锐,不断刺激着当时虚伪的上层阶级,影片中他忤逆教皇和顶撞帝王的场景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

    d3cf794bb1ef223030877b9f4efceab1.jpg

    在Salieri看来,莫扎特的音乐不像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早就由上帝创造好寄存在他脑海中的,他所要做的只是将其原封不动的抄写下来,一首完美的天籁,一个音符和音节都不容改动,那是上帝的声音。爱是上帝的恩赐,也是Mozart音乐的主题。

    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在剧中唯一能感受到这一点的只有Salieri,并且这也成为了Salieri嫉妒Mozart,甚至抱怨上帝的原因,他享受这样的神曲,同时又痛恨上帝没有选择自己作为如此福音的传播者,如同Salieri对神父所说,上帝给了他渴望,却又扼住了他的咽喉。

    137b5e37e2fb5b66d4fb931a753643a9.jpg

    其实真正的历史并不像电影中极力塑造的那样,好像只有萨列里能够真正欣赏莫扎特音乐的绝妙。不仅在宫廷中,当时广大的鉴赏家和公众都承认莫扎特的才华,就连约瑟夫·海顿这样有声望的同行也称赞他是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那这样在生前就享誉世界的天才,为什么会在影片中连女佣都请不起,最后甚至连一副棺材都没有就被草草埋葬呢。

    莫扎特的生平如今尚未有人进行过彻底研究,很多人将其最后的穷困归因于他和妻子康斯坦采不善理财所致。不过他在去世时确实很穷是真的,在去世前几个月还能有钱自备马车出行,并且送妻子去矿泉疗养也是事实。

    c7f2e47128dea404d1d7674987f779f0.jpg

    本片在表面上把这一切都归咎给了Salieri,是因为Salieri的记恨和设计才导致了Mozart的四处碰壁,Salieri在和上帝交易不成的情况下,假扮死神来逼迫Mozart履行契约,如此的威逼利诱掏空了Mozart最后一丝生命力,在精神上将他折磨致死。Mozart最后的作品《安魂曲》成了致使他潦倒和死亡的精神毒药,也成为了一次专为死亡而诞生的弥撒。

    12a0f0159529187f95732b8c238650ad.jpg

    但令Salieri没想到的是,在这场宣告Mozart死亡的祭典中,自己同样也是祭品。

    9e24d557afe7c2b7fc63865c046a2c1e.jpg

    在现实中,莫扎特之所以急于离开萨尔兹堡,除了对萨尔兹堡大主教的痛恨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受够了他功利的父亲,急于摆脱他父亲的指挥。而对于影片中的Salieri来说,他甚至嫉妒Mozart有这样的父亲,他情愿像马戏团中的猴子一样,只要能够演奏音乐,就算被拖着四处杂耍也毫无怨言。从这点看,Salieri对音乐的执着跟热爱是不下于Mozart的,他甚至不惜和上帝来一场交易,献上自己的所有,只愿换得一次通过音乐荣耀神的机会。

    60a246730c47e785890c2b2f85718b45.jpg

    上天给Salieri安排的命运无疑是讽刺的,给了他能够欣赏天籁的灵魂,却没有让他作为上帝在人间布道的使者,反而选择了一个在他看来充满着冒犯和不入流的小人。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上帝通过Mozart的音乐给他制造了一个牢笼,使得他毕生都只能通过这个牢笼来窥见天籁福音那纯粹的美,而如此的圣光在他自己的音乐中从未闪现。

    他曾把这一切无稽的命运安排当作是上帝对他的考验,他将自己导致Mozart死亡一事当成了自己没能通过考验的标志,因此出现了影片开头他企图以死谢罪的场面。直到影片最后,Salieri才在与神父的交谈结尾幡然悔悟,杀死Mozart的不是他,而是上帝本身。这位仁慈的上帝情愿杀掉自己创造的天才,也不愿让本是庸才的Salieri分享哪怕一点点的荣耀。

    5f2d659c1b2a0948487a63e2cfccd28e.jpg

    最终Salieri没有选择逃离疯人院,而是接受了自己本该属于庸才的命运,成为了上帝在疯人院的代表,给那里千千万万和他一样的庸才们带来了宽恕。如此看来,人各有命,这才是本片的主题。

    698f927017c2cc8f6a13830382d9d1bd.jpg

    影片将Salieri描述成一名庸才,事实上他一点都不庸,反而是音乐史上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家,李斯特、贝多芬、舒伯特等都曾是他的学生。不过在笔者看来,天才也好,庸才也罢,都只是上帝散播福音的棋子,在这场人生的祭典中无一幸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所有上帝的共识。

    相关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