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爱,死亡,机器人》——超酷的亚文化大合集

    阅读数:7411 donkk 认证评论员 2019-03-20 收藏
    血腥、暴力、性、机器人、蒸汽朋克、东方玄幻、西方科幻、随口一诌,就有一堆话题,足见本剧元素繁复。

    近些年,亚文化的复兴、强势跃然眼前。acg的繁荣,带动了各个围绕在主流文化边缘的亚文化,使得诸如克苏鲁、赛博朋克、蒸汽朋克、科幻、玄幻这些文化元素,不再是鲜为人知的标签,一个个通过文艺作品,走入大众视野,当然这里的大众,范畴所指依然跳不开“小众群体”的圈子。

    706940f262d05b0f566bdb7c4980bb3b.jpg

    以往这些亚文化的出路,主要在游戏、漫画、电影。这些媒介的最大缺点,就是传播覆盖度太小,传统媒体又不会多费笔墨,推广传播,其成为小众文化是必然的。

    timg (3).jpg

    改变这一切的,正是媒体传播的革新。打破传统媒体的垄断,满足了每个人的个性需求。《爱,死亡,机器人》这部短剧,正是流媒体大佬Netflix送给“硬核观众”的礼物。毕竟,人家不赚票房,赚流量。

    想象一下,随便一个好莱坞大厂,斥赀亿万,拍一部特效绚丽、阵容豪华的克苏鲁电影,引得宅男欢呼海啸,却得票房暴死扑街,换你是制片人,你会干吗?饭碗还要不要了?好莱坞还混不混了?当年挂着《最终幻想》尸体的歪脖子树,还在不在了?

    timg (4) 拷贝1.jpg

    好了,感谢新媒体,感谢Netflix,让我们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意识形态就此结案,暂置不表,回到这部动画短剧吧。

    timg (4) 拷贝.jpg

    剧集共分18集,每一集都是独立故事,每一集都有独特理念。血腥、暴力、性、机器人、蒸汽朋克、东方玄幻、西方科幻、随口一诌,就有一堆话题,足见本剧元素繁复、主题庞杂。让人觉得,本剧的制作人,相比主流影视制作者,更像是神经质的野路子,一边剁着猪肉案板,一边画着抽象艺术,既野蛮,又文艺,这是学院派玩不来的。

    微信截图_20190320162210 拷贝.png

    而本片的两大制作人,一是大卫·芬奇,二是提姆·米勒。前者做特效出身,后者做动画出身;前者拍过《七宗罪》、《搏击俱乐部》、《十二宫》电影,后者拍过《死侍》。这些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邪门”。这里,看过的都懂,没看过的自己去看,不作赘述。

    所以,这部动画片特质邪典、视效绚丽,融合了二者自身的艺术特点。并且,这种特点,不是下功夫翻翻资料、学学案例就能取得的,他需要艺术家自身的气质和丰富的实干经验,以及奇特的知识结构。

    微信截图_20190320162419 拷贝.png

    都说本剧主题“硬核”,那最近的《阿丽塔》也是赛博朋克主题,却没人说他“硬核”,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硬核?

    这让笔者会想起,第一次听到硬核,是在游戏中。它泛指那些受众小、难度高、玩法奇特的游戏,比如《黑暗之魂》系列、《忍者龙剑》系列。

    timg (4) 拷贝3.jpg

    总结起来,就是区别于主流游戏,拥有自身独特的玩法和理念,这是游戏其特点所赋予的。和游戏不一样,“剧”没有参与感,只有表达,那么理念作为其艺术的唯一表出,赋予了其自身特点。

    剧与剧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理念的表达。这么看,《阿丽塔》的理念,依然是“英雄主义”,和漫威、DC、乃至很多主流美式电影一样,有着强烈的中心主旨,赛博朋克只是其表皮。这和《银翼杀手》所表达的“无解”和“绝望”,是本质不同的,所以,后者就很“硬核”。

    timg (4) 拷贝2.jpg

    《爱、死亡、机器人》虽由18个小故事集结而成,有血腥、有搞笑、有思考、有隐喻,却没有完整表达出创作者明确的“意识指向”。

    它就像海明威的“冰山文学”,将理念隐藏在剧情中,供观者自己去发掘、描绘。这18个故事,更像18个短片小说集子,短小精悍,引人深思。

    由于剧情篇幅过多,笔者以第三集《证人》(本人最喜欢的一集)为例,做个抛砖引玉式的解读。

    微信截图_20190320162357 拷贝.png

    本集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镜头语言的运用几乎抛弃了台词,同时又向我们勾勒了一个香港赛博朋克的世界。

    女主角极具视觉冲击里的妆容和涂口红的场景闪回暴力现场;高视角俯瞰镜头表现出杀人者的精神错乱和癫狂;情绪高亢使得目光趋于消散;绵密的广告牌和不绝于耳的汽笛;忽清忽糊的镜头表现出意识与现实的割裂;高耸的城市大楼如筷子,逼仄的街区小巷如下水道;女主光着身子在街头疲于奔命;看似繁华的香港街头,却空无一人。这些镜头画面,不置一词,却营造出绝望、空虚的气氛。

    微信截图_20190320162328 拷贝.png

    微信截图_20190320162411 拷贝.png

    故事讲述了一个残忍的施暴者(男人)追赶绝望的逃亡者(女人),为什么要追赶,因为人在逃跑,为什么要杀女人,因为女人目击了杀人现场。而开头被杀的女人和女主为同一个人,这种怪异感从开始就萦绕在笔者脑子里。直到结尾,男女回到了一开始的公寓,女人开枪反杀了男人,受害者转眼成了施暴者。公寓对面的窗户里,露出男人的身影,施暴者死后,又成了目击者,女人从受害者变成施暴者,开始追赶男人,这是一种循环。

    这一集的结构,完美运用文学手法,将“暴力传承”这一主题,表现得恰如其分——每一个杀人犯,同时也是受害者,拔刀出鞘者,必死于刀下。但是,结尾并没有给跳出这种暴力循环以明确方向,导演通过这个故事,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并将问题留给观众,如何摆脱暴力,这不是导演的问题,仿佛在说:“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微信截图_20190320162251 拷贝.png

    这样的故事,照同样的手法搬上荧幕,必定暴死,因为这太硬核了。详细参考,请看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而本剧18个小故事,差不多都是这个路子,它就像一个融合了所有亚文化主题的大熔炉,喜欢的人如中魔怔,不喜欢的人大啐一口——这讲得什么东西。


    相关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