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朗读者

    阅读数:2190 梁良 OP 2009-07-06 收藏
    写东西多是有感而发,多因敏感于相应的社会事态或者个人化的情绪,而阅读更像是一种后续的行为,反过来又和写作相辅相成。二战结束至今半个多世纪,世界天翻地覆,新世纪的钟声犹在耳旁,却因一部《朗读者》使得这样催人奋进的钟声变的刺耳。







    情窦初开的迈克在第一次感情受挫的时候写到:“我不畏惧,我无所畏惧,受伤越深,我的爱也越炽热,危险只会增添这份爱,让它更清晰,更丰富,我会是你唯一的天使,你生命的结局会比开端更加美丽,连对你敞开怀抱的天堂也会说,‘只有一样东西能让一个灵魂如此完整,那就是爱情’”

    在迈克不知道爱上的女人曾经是一个纳粹的时候,这份爱在迈克的眼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高贵的。当然,这样的爱对于15岁的迈克来说是会很轻易的延续和维持下去。同样的,从他与女同学眉来眼去的劲头来看,“过去”似乎真的是成为“过眼云烟”被轻易“忘记”。


    迈克对汉娜的感情如果是爱,那么迈克为何会爱上一个纳粹?迈克对汉娜的“背叛”不正是因为迈克无法容忍作为纳粹的汉娜的冷酷和残忍。那么,这么多年迈尔走不出来的是不是这样一种“胡来”的爱对他心理上的纠结?

    也许爱和人道本身就没有什么关系,它甚至是人道的反面。爱的非理性不恰恰是一种不亚于纳粹残忍和冷酷的力量吗?









    据辛德勒的妻子说,辛德勒在战前和战后都不是一个成功的生意人,无论是经营牧场还是经营水泥厂都以失败告终。而辛德勒去拯救的那些犹太人必定是要强大的财力支撑,那么我们不用复杂的思维便能猜到,一定是那些犹太人用自己创造的财富拯救了自己。

    而辛德勒却又要依靠这些无偿劳工所创造的价值去贿赂纳粹当权者,同时还让自己真正享受到了奢华,这究竟是善还是恶?我只能说善恶难以分离。

    或许这么说有些不近人情,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辛德勒要想完成救人的壮举,他就不可能是一般意义上的善人。如果辛德勒不发战争财,不依靠这些无偿的劳工,那么这张“辛德勒的名单”就是废纸一张。

    而汉娜呢,她是善人还是恶人?

    在15岁的迈克眼里,36岁的汉娜是性感的,是丰盈的,是充满质感的女人。男孩子在经历一个年长的女人而成长。如果单独把这段时光剥离出整部影片的基调,它无疑是暖色的。

    而快乐的时光被汉娜突然作为被告站在庭前所剪切,瞬时间让观众明白了“朗读者”的残酷含义。普普通通的售票员和纳粹战犯,两个不同身份的汉娜呈现在我们面前,是不是真的就是身份决定了善恶?

    站在旁听席上的迈克尔泪流满面,因为他无法将那个女人和这个纳粹拼贴在一起。那个女人曾经在他怀里听着朗读的情节而泪流满面,那个女人曾经在教堂的福音下痛哭流涕。而这个纳粹却在法官和众人的眼里,或者说法律面前视生命如粪土。当他的同学在课堂上指出冷静的思考纳粹的罪行不可能时,迈克喊出了:“让我们试着理解!”

    试着理解什么?是理解法律的狭隘还是理解人性的复杂?

    或许都不是,迈克尔的心里应该一直认为,一个对杀害无辜的平民没有羞耻感和悔悟的人却以不识字为耻,那么她一定是有羞耻心的,是有救的。于是在多年后,迈克尔试图通过自己邮寄的录音和文学作品来感化这个“冷酷的纳粹”。

    这一段让我“误以为”迈克尔此举是走出了这个女人对他前半生的影响而做出的举动,实则是另一个层面上的逃避,因为他不是在理解汉娜,是以救世者的姿态在拯救汉娜,而汉娜需要的并不是拯救。

    直到汉娜在出狱前自杀的那一刻,或许,迈克尔才真正明白自己的背叛其实一直贯穿在汉娜的后半生,而从没有改变过。他其实救赎不了别人,只能救赎自己。所以,影片的结尾处迈克尔来到汉娜的墓前,对女儿讲出了影响他一生的故事,试图完成对自己的救赎。









    课堂上,旁听过第一阶段审判的一干学生,无法接受这样的审判。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是在“转移视线”,6个德国女人杀了300个犹太人,不值得也不应该得到那怕是尝试性质的理解。应该拿着抢,直接灭掉!所以我坚信,这个德国同学绝对具备在70年代当我们这里的“领军人物”。

    因为对战后德国的那段历史并不熟悉,所以也想不到人家那里也有秋后算账这么一说。既然是算账,那么我们关心的问题就应该集中在如何看待德国民众在纳粹掌权时期的行为,以及要不要和如何追究德国民众的这些行为。

    法庭上,汉娜在被质问为何会对无辜犹太人遭到屠杀无动于衷的时候,汉娜反问要是法官大人您是我,您会如何?法官无语。。。。。

    维系社会的永远不是道德,而是法律,而在法律面前,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法?而合不合法是要把具体的行为放在适应当时审判所适用的法律条款上来做出判断的。这里就会有一个问题,纳粹当政时期的法律是法律吗?或者说是正义的吗?或许那时候根本没有正义可言。那么审判汉娜的法律又是否是正义的?或许无关正义吧。

    当法律彻底沦为纳粹统治民众的工具,而在当时那些“守法”的德国民众里要挑出一些,用来适用战后10多年以正义的名义去进行的这次审判,是不是有些无法理解?

    “我们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 是我们的行动”
    课堂上,迈克在考虑把一条关系到汉娜判决的重要证据要不要告诉法官的时候,老师说出了上面的这段话。可是,迈克尊重汉娜选择的做法,在看似“成全”汉娜的同时,也让自己一辈子背上了道德上的自我谴责的心理阴影,从而直到汉娜的自杀也始终没有走出。而探监时又中途放弃,则是迈克纠结于感情之外的感情的一种矛盾心理的表现。









    看完影片一直在想,听朗读和阅读的区别。影片所表现的那种朗读,做为听者是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和时间的,那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感觉。而但凡有阅读的人都会有抚卷而思的体验,那是一种学习,思考,沉淀的过程。虽然书的内容一样,但得到的却不一样。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也是如此,当我们正在经历的时候,多是来不及思考的,凭的是经验或者直觉,有一种不能言会的微妙,而这种微妙却又是真实的。

    影片末尾,迈克去狱中探望即将出狱的汉娜的时候问到:“你有想过以前的事吗?”汉娜说:“我怎么认为根本不重要,我怎么想也不重要,人死不能复生。” “那你究竟学到了什么?”“孩子,我学到了……阅读”
    汉娜学会了阅读,也仅仅是阅读而已。迈克看不到汉娜,迈克也看不到自己。

    迈克尔对于汉娜的感情是欲还是爱?迈克尔和汉娜是否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迈克尔能忘记自己的背叛吗?犹太女作家又是否原谅了汉娜?这些无法给出的答案正是影片最宝贵的地方,正是这些复杂却又真实的问题给了观众机会和空间去获得去思考,这也正是所谓影片的现实意义。




    结语:
    对于多数资深影迷来说,多少会对好莱坞的商业片嗤之以鼻,这其中一大半的原因在于这些影片多以既有人物性格和价值观念来引导观众,虽然也有不少影片,貌似“将判断权留给了观众”,其实大多还是暗示了可判断方向的,而《朗读者》则杜绝了“过分读解”的可能。看似无动于衷的画面和情节,实则暗藏玄机,通篇非常隐忍地不透露有关情节的任何信息,只是纯粹展现当时的状态,所有的联想,包括对于剧情发展的猜测,以及对于角色行为的解释,都由观众自己去完成,这就给了我们再次“阅读”的兴趣和可能。

    相关讨论

    评论